● 本報記者 彭揚
中國政府網3月5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
專家表示,《指導意見》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體係的“1”,與中國人民銀行前期會同有關部門出台的各領域專項文件一起,構成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完整政策體係,推動形成全國一盤棋,全麵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質效。
對實施路徑作出清晰規劃
業內人士表示,《指導意見》主要在三方麵發揮統籌引導作用:一是統一政策標準,提出各領域工作目標和實施路徑,全麵係統地提高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金融服務的力度、可持續性和專業化水平;二是突出重點,聚焦金融服務的主要環節和短板弱項,確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主要舉措和各方責任,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的渠道;三是加強統籌,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金融、科技、產業、財政等政策合力,完善有關基礎設施和配套政策,平衡金融支持和風險防範,建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長效機製。
從總體要求看,《指導意見》明確,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可得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供需適配度持續提升,相關金融管理和配套製度機製進一步健全。科技金融體係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需求更相適應。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質效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體係持續完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數字化金融監管能力有效提升。
《指導意見》緊扣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對各篇文章的實施路徑作出清晰規劃。
科技金融統籌運用股權、債權、保險等手段,精準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關鍵樞紐作用,著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綠色金融按照“先立後破”的原則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市場和標準體係,豐富綠色金融工具,統籌對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支持。普惠金融通過健全普惠金融機構組織體係,優化金融產品供給,提升民營小微、鄉村振興、社會民生等領域的金融服務質效。養老金融著力強化銀發經濟金融支持,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係,加強養老投資管理,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年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數字金融聚焦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和應用,健全數字金融治理體係,支持鞏固拓展數字經濟優勢。
係統強化金融市場服務功能
《指導意見》圍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提升服務能力提出全麵要求。比如,在金融市場方麵,《指導意見》提出,係統強化金融市場服務功能,對重點領域特別是科技創新領域提升適配度、擴大覆蓋麵。
債券市場方麵,發展科技創新債券、碳中和債券、鄉村振興債券等特色產品,完善科技創新債券發行管理和風險分擔機製,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用於科創、養老等領域,支持金融機構開展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
股權市場方麵,提升多層次股權市場對、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建立健全上市融資、並購重組“綠色通道”機製,優化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募投管退”製度體係,常態化推進清潔能源、養老、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發行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跨境資金管理方麵,便利綠色項目跨境融資,穩步擴大跨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外匯管理政策試點範圍,推動銀行健全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長效機製,為更多中小企業和貿易新業態提供優質貿易便利化服務。
去年,中國人民銀行設立信貸市場司,重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工作。自設立信貸市場司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一直在推動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體係。
往後看,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將健全完善與有關部門的工作聯動機製,切實抓好《指導意見》落實,包括強化正向激勵,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宏觀信貸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加強與財政政策配合,進一步加大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深入開展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搭建經驗交流平台,完善金融機構內部激勵約束機製,豐富金融產品譜係,提升風險評估能力和金融服務的技術水平;加強評估問效,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金融“五篇大文章”統計製度和綜合考核評價製度,強化數據信息共享和評價結果運用,形成抓落實的工作閉環,確保《指導意見》各項政策和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