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APP微博
財聯社2月24日訊,市場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2.08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121億。盤麵上,市場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2700隻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農業股逆勢活躍,等漲停。基建股午後走強,等漲停。概念股反複活躍,等10餘股漲停。AI概念股走勢分化,階躍星辰、國資雲等方向活躍,等多股漲停;DeepSeek概念股展開調整,跌超10%截至收盤,滬指跌0.18%,深成指跌0.08%,創業板指跌0.67%。
板塊方麵
板塊上,農業股逆勢大漲,智慧農業、、等漲停,、、等個股漲幅居前。消息麵上,2月2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的意見》,文件明確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製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這也是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及“農業新質生產力”。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央《一號文件》指引下,企業通過在生物育種、數字化、智能化等領域的積極布局,有望在提升自身業績的同時,推動我國農牧行業向現代化、智能化加速邁進,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穩定供應貢獻力量。另外從市場角度而言,指出通過複盤過去21個“一號文”帶來的板塊行情變化,明確““一號文”的發布對於農業板塊的催化是存在的,相關的主題性投資機會在“一號文”發布的隨後一個月體現最為明顯。但需注意的是,今日後排股出現了一定衝高回落,或是源於此前部分埋伏性資金利好兌現,所以應對上還是耐心等待回調低吸為主。
午後大基建、一帶一路、工程機械等方向走強,北交所個股30CM漲停,、北方國際、、、等漲停,、、、等個股跟漲。消息麵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23日下午在基輔舉行記者招待會時表態,希望能夠在烏克蘭恢複和平、未來重建等方麵得到中國的幫助。他表示,烏方願意與中方為此開展對話。
另一方麵,春節後工地複工節奏較去年同期仍處偏緩狀態,而同時看到1月新增社融超預期,主要來自企業信貸和政府債券融資拉動,2025年開年專項債發行有所加快,融資端的改善疊加此前增量財政政策逐漸釋放,後續對投資端和實物量的效果將逐漸顯現。不過鑒於當下的市場主流還是圍繞著科技風格所展開,對於基建板塊而言,雖然位階優勢較為明顯,但仍先以輪動性支線題材看待。
個股方麵
個股層麵來看,DeepSeek與機器人這兩大核心熱點的分歧加劇,高位股的虧錢效應開始顯現。DeepSeek概念中此前的一些人氣高標遭遇集體重挫,開盤便快速跌停,每日互動、、、均跌超9%。不過AI方向並沒有完全退潮,像雲賽智聯、均成功連板,容量中軍雖全天放量分歧但依舊維持著震蕩走高的強趨勢。那麽在分歧後是否能夠獲得資金回流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機器人方向個股同樣呈現出兩極分化態勢,像、柯力傳感等此前相對後排滯漲的個股今日漲停,而、、、等高位人氣股則集體跌停。機器人概念由於自身的板塊容量較大,在反複炒作後部分資金開始嚐試進行高低切的輪動。在此邏輯下後續或可重點關注板塊內部低位新晉放量走強個股的補漲機會。
後市分析
今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量能雖略有減少但依舊維持於2萬億之上。從指數的維度而言,目前市場仍處於震蕩走高的良性結構之中。不過本輪行情中市場整體的結構性分化較為明顯,賺錢效應主要還是集中於科技股方向,故站在應對層麵,還是重點留意科技主線內部的一些輪動性機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氣高標率先出現退潮疑慮,那麽後續能否快速獲得資金的回流修複同樣也後續盤麵關注的重點之一。一旦無法止跌的話,不僅對於短線的炒作情緒形成持續壓製,屆時則需留意虧錢效應向其餘高位股進一步蔓延的風險。
今日短線情緒衝高回落,一度在早盤階段重回活躍區,後震蕩走低最終依舊維持於0軸線之上。
市場要聞聚焦
1、吳清:資本市場加大力度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和鏈主型龍頭企業
財聯社2月24日訊,證監會主席吳清在《新型工業化》發布《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 更好服務新型工業化》文章表示,要深刻把握將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和鏈主型龍頭企業作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企業是生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工業發展歸根到底要靠企業,企業強才能工業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製。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主力軍。鏈主企業是產業鏈供應鏈的頭雁,鏈主引領得好,雁陣才能齊飛,鏈主企業是產業融合集群的核心,是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良好生態的關鍵。資本市場加大力度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和鏈主型龍頭企業,對於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具有綱舉目張的功效,也是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和增強市場吸引力的有效途徑
2、十六部門: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財聯社2月24日電,生態環境部等十六部門發布《關於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領域創新體係整體效能大幅提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麵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理論方法取得重大突破,環境監測和模擬等一批關鍵技術和設備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顯著增強,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優化,全麵實現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為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 1996 - 2019 黯然魂銷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刘家营